七四小说>穿越小说>朕就是影帝>第十章 一切皆有因果
  回宫的路上,汤显祖问朱翊钧:“季美兄,您才华横溢,为何不参加科举效力大明,一展抱负。”

  “有人要科举做官,有人要下地种田,有人要经商赚钱,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汤显祖叹口气:“唉…!”

  “汤兄为何叹气?”

  “张贼把持朝政,圣天子年轻,不知张居正何时退,我曾得罪张居正,恐怕科举无望。”

  “有才华之人,得不到重用。”

  朱翊钧安慰他:“人总有私,谁人无私?”

  “汤兄在这里怨天尤人,实不应该,读书之人在这里怨渎,何不克己,加强己身,奋力图强,学业、思想自然增强。”

  “就算朝中有张居正把持,科举该中不中,学业也是为自己而学,如果汤兄学业有成,天下总有识人的伯乐。”

  “山阴徐渭,徐文长,虽科举未中进士,但是效力与胡宗宪胡部堂,驱逐倭寇,建功立业,一样不比中进士这些人差。”

  “朝廷虽无识人之人,但是吾辈不该怨天尤人,要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

  听了朱翊钧的话,汤显祖有些羞愧,很快转变了思想,他瞬时茅塞顿开。

  “季美兄说的是,这些年我妄做怨天尤人的女子样,我决定就在京城功读,三年后再战!”

  朱翊钧劝他:“读书固然重要,可是生活也很重要,汤兄家里有老母,有妻儿,读书、识字、明理。”

  “孔夫子还要提倡君子六艺,不可钻进八股文的死胡同,兵、农、书、数、礼都要学历。”

  朱翊钧一挥手,蓝自大拿出一小袋银子,大约五十两。

  “这是一些路费,汤兄进京赶考,所用甚大,这些不过是黄白之物,对吾用处不大,能解汤兄燃眉之需。”

  “还请不要推辞。”

  汤显祖不愿拿朱翊钧送的白银,他们还带着大量金瓜子,不过要是把金瓜子送给汤显祖,这等于害了他,京城到江西路途遥远,这一路如易遇到歹人,就会害了汤显祖的命。

  推辞再三,汤显祖还是收下,二人约定三年后再见。

  “三年后,我如何再见到季美兄?”

  “汤兄如三年后参加科举,自然会见到我。”

  “一路保重。”朱翊钧笑着说:“我最近很忙,不能送汤兄。”

  汤显祖站在街口,看着朱翊钧踩着马凳上马,扬起烟尘,消失不见。

  ……

  大学士张居正、张四维,殿试主考官申时行,副主考余有丁。

  他们拿着年明万历八年庚辰科殿试名录,一甲要由万历皇帝朱翊钧亲自点。

  第一甲他们已经排好。

  第一甲第一名:张懋修

  第二名:萧良有

  第三名:王庭撰

  还好王庭撰是陕西人,不然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南方人,这大明的脸丢干净了。

  万历皇帝也就在脑子里想,科举他做不了主,有礼部、有内阁,他这个皇帝说话不算。

  既然说话不算,他们怎么办,他点头就好。

  “很好,今科进士,都是大才,申先生做事,朕放心。”

  申时行看了看张居正,他为了舔张居正,把他三子选为状元,不知要被士林怎么骂。

  第二甲进士:

  第一名:董嗣成(浙江人)

  第二名:顾宪成(南直隶无锡人)

  第三名:温显(福建晋江人)

  第四名:张泰征(山西人,张四维之子)

  第五名:李同芳(苏州府昆山人)

  看到李同芳的名字,朱翊钧微微一愣,这个人得罪过朱翊钧,不过他不是小气的人,不能因为人家得罪过他,就把人家名字划掉,甚至把人家排到三甲去。

  一甲前三名还有二甲前十名,这都是要进入翰林院的,是大明未来预备内阁成员,这因为个人恩怨,就断送人家前途,未免小气一些。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他作为皇帝,气量要比宰相大,要能容人。

  第六名:王德新(南直隶人)

  第七名:邵梦弼(浙江余姚人)

  可以看到,万历八年进士,前十名中只有两个是北方人,其中一个还是张四维的儿子,要不是张四维的儿子,只有一个北方人。

  可想而知,这些人要做什么,垄断科举,压榨北方,从这里也能明白,为何李自成、张献忠不去江南,因为江南是东林党大本营。

  虽然心里极不情愿,想要北四、南六平衡下,可是现在殿试主考官是申时行,内阁首辅是张居正。

  状元、榜眼都是湖广人,可想而知这里张居正在操控着。

  他们逼着万历皇帝吃屎,不过这口屎,不得不吃。

  朱翊钧脸上带着笑容,他说一句:“嗯,就按照申先生的排。”

  “今科会试考完,由定囯公徐文璧,成国公朱应桢代朕宴请今科进士们。”

  “朕定三月初七南巡,闻山西大旱,朕过去看看,南巡途中各省、府、县不要惊扰百姓,朕接见他们,会提前下手谕。”

  张四维有些懵,什么南巡?

  “圣上,为何南巡?”

  “朕不是与你们说了吗?朕要前往南京,祭祀太祖孝陵。”

  “张先生,你是想要朕不孝吗?”

  张四维不敢背负不孝的骂名,在大明孝顺就是政治正确。

  “圣上没和我们说。”

  “咳咳…!”朱翊钧咳嗦一下。

  “首辅张先生知道,三月初七,你们记住。”

  申时行开始劝说万历皇帝。

  “圣上,南巡途中路途遥远,圣驾南巡恐有闪失,还是不去的好,可遣人代圣上祭祀孝陵。”

  “南巡由潞王监国,圣母太后最近有疾,由仁圣皇太后辅、内阁、六部辅之。”

  “朕登基时不到十岁,老四潞王已经十三,可以历练,如朕有闪失,他可以继承皇位。”

  众人不说话,也不敢再说。

  这不是去南巡,这是准备去送死。

  朱翊钧肯定知道他们会继续阻止,不过他还是要去看看,这一次他要看看大明百姓,生活情况如何。

  康熙、乾隆下江南就是圣明,千古一帝,康乾盛世,明武宗出去一趟,就开始游龙戏凤,昏庸无道。

  一句:

  “明亡于万历。”

  张廷玉看着抄写《明史》,加上这一句,张廷玉就对清朝有功,这就像投名状一样,确立了清朝的合法性。

  只有万历皇帝昏庸无道,努尔哈赤起兵天命所归,大明活该灭亡,清朝是来拯救百姓的,这样清朝才合法。

  不然明亡于崇祯,清朝就非法。

  崇祯因为什么亡国?

  增加辽饷银,逼的百姓造反,这样导致亡囯,那么根子还是出在后金这里。

  当时满清入关时,打着为崇祯报酬的旗号,可是人家做了皇帝,可不认你崇祯,大规模屠杀明朝宗室。

  人家崇祯儿子都是老头了,还把人家找出来杀害,就是这样为崇祯报酬的?

  不过东林党也是活该,碰到乾隆这样的皇帝,一本《贰臣传》把东林党的底裤扒下来。

  这些背叛大明,投降清朝的人,死后都被乾隆钉在《贰臣传》的耻辱柱上。

  从大明建立开始,武将、勋贵、晋党就开始对抗以东林党为首的江南文官集团。

  江南文官集团最先扶持朱允炆,杀害藩王、武将、勋贵集团,大量用江南的文官。

  靖难之役的本质,就是武将、勋贵集团对抗江南文官集团,这局是武将、勋贵集团赢。

  土木堡政变,就是江南文官集团反扑武将、勋贵集团,同时这次得罪了晋党集团。

  最后以辽东、山西、陕西武将集团,再次复仇,带上满清这个手套,开始屠杀江南。

  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平西王吴三桂,全部都杀个人头滚滚。

  特别是当时的晋党和八大皇商,都借着满清报仇。

  康熙末年,为了笼络江南士人,八大皇商逐渐末落,东林党再次抬头。

  不过这些口称清朝盛世的文人,下场也不太好,碰到乾隆,给他们写上《贰臣传》羞辱他们。

  这也是清朝最后东南互保,八国联军入京城,没人帮的原因。

  谁为你爱新觉罗效命?

  再写一本《贰臣传》?

  最后满清无人可帮,东北的满族人,还有蒙古人,都开始起义,消灭满清,镶黄旗的张榕、正白旗的恒宝昆,恩溥、刘纯一这些旗人,喊出口号:wap.xs74w.com

  “将以响应南方,牵制北军势力,使清帝不敢东归。”

  在东北起家的满清,老家人都不待见,清朝与满族关系不大,统治阶级是旗人,最后旗人都反清。

  清朝怎么灭亡的?

  清朝灭在留学生手中。

  清朝闭关锁国,不让人接触外面的世界,乾隆和路易十六是笔友,汉人、还有底层满人、蒙古人,根本接触不到外国人。

  最后禁锢思想,闭关锁国,搞文字狱,最后救清朝的曾国藩,埋葬了清朝。

  第一批留学生就是曾国藩主持派出去的。

  政变清朝的主要力量,就是留学生群体,如湖南焦达峰、山西阎锡山、陕西张凤翙等等,这些都是留学派。

  这些留学派就是推翻清朝的主要力量,国内的文人反而维护清朝统治。

  这说明什么?

  说明清朝禁锢思想很严重,就像义和团一样,满族、蒙古都在推翻清朝,义和团的汉人支持慈禧以及满清统治者。

  清朝灭亡后,很多人都不愿意剪鞭子。

  清朝越怕什么,反而来什么,禁锢思想、文字狱、不让百姓接触洋人,最后被留学生推翻。

  就像大明一样,建国是因为太祖朱元璋吃不上饭,参加义军推翻蒙元,最后被吃不上饭的百姓推翻。

  大明应该灭亡!

  作为皇帝的朱翊钧,也认为当时的大明灭亡,属于活该,因为违背了建国的初衷。

  这就是天命,越害怕什么,反而来什么。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七四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朕就是影帝更新,第十章 一切皆有因果免费阅读。https://www.xs74w.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