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小说>穿越小说>紫色>第一卷_杂说(6)
  盛京,是满清王朝第一代皇帝的“龙兴之地”,而且,满清第一代皇帝就接纳了汉文化,很讲究,所以,在清朝的时候,人们为了避讳,管盛京也叫“奉天”。到辛亥革命的时候,这里的军阀也叫奉系,这奉系其实就是从奉天府这里来的。

  外族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二次成为统治者,第一次是元朝,第二次是清朝。这两次外族的统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完全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是从荒蛮的游牧部落迅速的进入社会顶部,不同的是,被汉化的程度不同,一个被赶走了,一个被同化了,而产生这种不同结局也是与人们对历史认识的进化和影响。

  我们先说元朝。元朝的兴起是从一个部落开始的,这个部落就是被汉唐打散的东胡后裔乞颜部,虽然很古老,可是传承到铁木真这一代时已经很弱小了。

  知道成吉思汗的人很多,可是知道铁木真的并不多,其实,这是一个人,成吉思汗的名字就叫孛儿只斤。铁木真。人们都说蒙古人没有姓,其实,在帝王和部落首领以及贵族中是有姓氏的,比如,元朝帝王的姓就是孛儿只斤氏。后来的忽必烈、窝阔台等等,其实就是叫他们的名字而没有加上他们的姓氏,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姓孛儿只斤。在这里呢,孛儿只斤其实也是后来成吉思汗自己定下来的,他们的那个乞颜部本身就姓,按照原来的意思,“乞颜”是要放在“孛儿只斤”之前,表述为“乞颜·孛儿只斤”。这个意思就是“乞颜的孛儿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时代以后,才单用孛儿只斤为作为独立的姓氏,彰显尊贵。这与汉民族里许多姓氏是从古姓“姬”“姜”中逐步演化出来的道理是一样的。

  研究蒙古族的历史是历史学中的一大难题,因为,在唐末的时候,文字记载中几乎没有关于蒙古族的记录,直到11世纪,才在一些零散的文字中出现了“塔塔尔”这个叫法,由于古代文字通假,后来逐步演化出了“鞑靼”。13世纪,铁木真经过多年的拼杀,总算是统一了草原上的各部落,并且成立了统一的“大蒙古国”,铁木真正是登基为大蒙古国大汗,蒙古一词才正式登上历史记载。

  早期的蒙古族没有文字,铁木真登基前俘虏了回鹘人塔塔统阿,是这个塔塔统阿将“畏兀字母”演变成了最早的蒙古文字。其实,这个“畏兀字母”就是被后世通称的回鹘文字,是一种从阿拉伯那边传过来的拼音字母,说白了,就是阿拉伯文的一种,只不过阿拉伯文是从右向左写,蒙文则是把这些字母从上往下写。

  铁木真时期,整个华夏其实也就是个军阀割据的局面,只不过当时的军阀各有民族,比如,占领东北、华北是鲜卑族的金国,占领漠北草原的是大蒙古国,占领河西走廊到西域的是党项的西夏,还有占领青藏高原和部分云贵高原的吐蕃,而南宋其实是一个经济发达可是却很逼仄的小朝廷,仅仅控制着东南沿海和湖广一带。铁木真生前并没有完全统一华夏,他是在攻打西夏的时候死在六盘山的。

  铁木真死后,他的四个儿子开始疯狂的扩张,最后形成了除华夏元朝以外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四个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和窝阔台汗国,这些汗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最远的已经到了第聂伯河,俄罗斯被欺负的不要不要的。这些,其实都是他们民族在上一代死后要分家的劣根性,内部没完没了的互斗,兄弟相残,女人干政。铁木真在的时候,让他们去开疆裂土,自己找食吃去,可是,这些汗国都没有能够长期的维持统治,先后被当地民族推翻。

  而在华夏大地上最后建立元朝的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忽必烈按照排行,无论如何是当不了蒙古帝国的大汗的,他的父亲就是《射雕英雄传》里那个拖雷,拖雷是铁木真的第四个儿子,而忽必烈又是拖雷的第四子,所以,怎么轮也到不了他的手上。拖雷是铁木真的老儿子,铁木真死后,将老家底蒙古帝国的汗位留给了他,其他的四个儿子赶出去扩张,建立了另外四个蒙古汗国。拖雷死后,传给了长子蒙哥,可是这个蒙哥在攻打四川的时候死了,一下子弄的蒙古帝国没了大汗了。此时,比忽必烈小四岁的老七阿里不哥在大都蠢蠢欲动,图谋汗位,在蒙哥死后不久靠着蒙古贵族的支持,自己登上了汗位,可他手上没有军队,干脆召集民兵,忽必烈在接受汉族谋士的计策,十个月后在中原开平自立称汗,随后跟弟弟玩了一个花活,明着说自己要继续南征,实际上偷偷的返回了大都,然后哥俩就开干,这一打就是四年,最后在昔木土脑儿这个地方,老四把老七干趴下了。昔木土脑儿这个地方在现今的蒙古境内。随即,忽必烈正式登基,而且,人家不跟那些叔叔伯伯们折腾,也不叫啥“汗国”了,接受汉大臣的建议,改称“元朝”,并且开始了对华夏的统一战争,而在这个战役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蒙古的铁骑,而是当时汉民族里的地主阶级和他们的代表人物,说白了,还是一场内部的改朝换代,是一场地主阶级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可是,历史并不是能够按照地主阶级原先构想的那样,打着蒙古皇帝的旗号重新划分利益范围,当蒙古人拿下了天下以后,事情的发展完全变了样子。

  当时的蒙古人在文化上落后,而且心胸有褊狭,非常怕被外族同化,因此,忽必烈后的历届皇帝都是尽全力打压汉文化,尤其是汉文化带来的威力让他们害怕,让他们不知所措。而此时的一些汉大臣在蒙元如此高压的统治下,顽强的坚持汉文化的传承,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赵孟頫,黄公望这些人物。

  蒙元的褊狭心胸不仅使其内部快速的**和内斗不断,也使汉民族的地主阶级无法忍受了,该得到了利益没有,反而连科举最后都取消了,这已经严重的触及到了百姓的到底底线,于是,各地兴起了反抗,仅仅90多年,元蒙就被老百姓给赶到了漠北去了,从此一蹶不振,直到今天,究其根本的败因就是拒绝向中原文化低头,不接受高级文明的洗礼,没有文化的人,智商再高也有限。

  无独有偶,三百年后,明朝也走到了灯枯由尽的地步,而在东北老林子里兴起的满族出现了,他们的形成几乎与当年的铁木真如出一辙,可是满族的第一代国君努尔哈赤自己本身就精通汉语,而范文程就是这这个时候归顺了努尔哈赤,时年十八岁。有人说范文程是四朝元老,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严格意义上说,范文程是五朝元老。皇太极去世后,名义上是儿子福临登基,可实际上的权力是在多尔衮的手上,直到多尔衮死后,福临才亲政。范文程在奠定清王朝的过程中是立有大功的,在努尔哈赤兵力还很弱小的时候,范文程为其谋划,最后统一了东北,学习汉制,建立了后金完整的统治集团机构,形成了对关内的觊觎。

  范文程早期,用他自己的那套理论,大量的招募汉人汉将进入后金,买通明朝的关隘守将,让满清**每年顺利的从喜风口入关“打草谷”。等到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吴三桂向满清借兵的时候,多尔衮犹豫不决,拿捏不住,还是范文程为多尔衮剖析了厉害关系和有利因素,促使多尔衮帅兵进关,最后使满清得了天下。在进关以后,整个国策和规制均出自于范文程之手。

  在努尔哈赤的后金时期,满族也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最后是借助蒙文的拼音文字形成了满文,其实,表面上看,满文与蒙文没有区别,只是拼出来的声音却不是一回事。满文从诞生之日起,就几乎是一种死文字,进关后,大量的汉臣充斥于各个衙门,就是军队,也是绿营兵远远多过满八旗,往来行使的文书如果用满文根本行不通,很快,满文基本上就被淘汰了,到了乾隆年间,还能说满语的人已经不多了,这就是满清能够在关内坐天下200多年的原因,他们完全被汉化,完全接受了儒家思想和信仰佛教,原来的萨满早就不知道扔到哪儿去了。

  与元代赵孟頫不一样的是,元代的汉族文人是为延续和保留汉文化挣扎,清代的汉族文人却是在用汉文化在改造外族统治者。就说那个张廷玉吧,也是个不得了的汉臣,他其实是进入清政府的第二代汉臣了,其父张英也是生在崇祯年,长在顺治年,康熙六年通过科举中进士,那个时候,康熙还没亲政呢。

  张廷玉是出生在康熙十一年,28岁的时候中了进士,随即进入了翰林院,康熙四十二年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纂修官,这是个啥职务?纂修的是什么呢?其实,这就是个重要的参谋角色,那个《亲征平定朔北略》其实就是一本康熙御驾亲征的作战方案,随即入驻南书房,正式成为康熙的“大秘”,授四品官衔,此时的张廷玉仅仅32岁。康熙朝,他先后担任过礼部、刑部、吏部侍郎,经筵讲官,武英殿试读卷官等等要职,到了雍正朝,张廷玉成为胤禛的左膀右臂。

  可以说,雍正朝进行了诸多的改革,都与张廷玉分不开,他与雍正的关系也是铁的不行,不仅是入驻南书房,并且是第一届军机大臣里仅次于十三阿哥允祥的人物,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等被他当了个遍,没到一个位置就要重新整理和编制新规,诸多清王室的规制几乎都是出自他的手,可以说,张廷玉是典型的能吏和默默做事的人,他一生不结交外戚外党,不与任何人物往来过密,一生恪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雍正在世的时候就对张廷玉说“义固君臣,情同契友”,并许下了百年后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殊荣,在清朝280多年的历史里,能够进入皇家太庙的汉人独此一人。雍正为啥对张廷玉如此信任和重用呢?因为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正是雍正青少年时期的汉学老师。

  可就是这个张廷玉,在乾隆朝却是跟那个弘历不对付,家长里短的相互扯皮。,后世有些人说张廷玉如何如何,担心自己不能进太庙,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还说,乾隆借故去抄了他的家,就是为了恶心老臣子。其实,这都是后世一些人以自己的心胸去度古人,张廷玉活到了八十四岁,经历过九子争嫡,随康熙亲出行,辅佐过雍正,在全国实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等新政,他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到了那么高寿的时候还在乎什么进不进太庙?不过是逗着小皇帝玩玩罢了。

  回到故事。

  第二天,李凡就找到了谢伟长,把还在练习的工人找了过来,先给大家开了个简单的动员会,无非是强调安全问题和施工的细节问题,反复强调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和相互提醒,他要求,每天都要记录工程进度和细节,每个岗位都要在进入前检查,结束时检查,坚决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的漏洞。⑦④尒説

  随即,吃过午饭后,李凡就率领大家一起去了工程现场,放了一挂鞭后开工。

  挖掘隧道的利器肯定是盾构机,那种通吃一切的能力也被李凡动了脑筋。挖掘这通往墓穴的巷道是无法使用大型盾构机的,可这不妨碍李凡去寻找和拼凑一个小型或者微型的盾构机。现代通信的发达,也极大的方便了现代各项联络,都没有让李凡亲自去上门,他就与一家机械厂赶制了一台他和谢伟长共同研发的微型“盾构机”。其实,就是在小型履带上安装了由电动机带动的只有1。5米直径的挖掘头,通过人工半自动化操作,一个小时就能推进十几米,只要由机器挖出了一个通道,剩下的修修挖挖的事情完全可以用人工来进行。

  有了这样的利器,第一天的进度就超过了40多米,而且,巷道里的泥土强度非常好,谢伟长以专业的眼光审视后,甚至都不想起“拱”了,可是李凡不答应,还是按照计划,用订购的小型巷道支护把整个巷道都给弄利索。

  十天后,李凡就不让使用机器了,根据测算和测量,李凡认为,距离墓穴的距离不会超过五米了,此时再要用机械去挖掘,那简直就是太冒险了。

  在李凡的率领下,几个工人轮班用锹镐慢慢的挖掘,而李凡认真的检查每一锹挖掘下来的泥土。就这样慢腾腾的又干了二天后,李凡终于看到了墓穴的填土,这是与其他土层完全不一样的,他立即叫停,让所有人都退了出去。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七四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紫色更新,第一卷_杂说(6)免费阅读。https://www.xs74w.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