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小说>穿越小说>紫色>第一卷_再合作(3)
  听完了尼古拉的话,哈维沉吟了一下后才说道,“我们是商业公司,如果与你们进行交易显然是不合适的,我看我们采用合作的方式如何?当然,如果是合作,那就会有许多细节,真要谈起来……实话说,我没有准备,不知道你们是否?”

  尼古拉笑了,“我理解,完全理解你说的意思,我赞同用合作的方式,事实上,我们想到的也是合作,这样双方各取所长,相互弥补,获取的成果会更大。”

  尼古拉说这个话可以说是双方开场白里的惯例,不管后面谈成啥样,这样说都不会错,只是,两个人说的都说英语,尼古拉说英语似乎口音很重,也很慢,尽管如此,他表达的意思还是准确的。说着话,他从旁边的皮包里拿出一叠文件,

  “我这里准备了一些项目,我想请你们看看,不过,我忘记翻译了,不知道你们是否可以看得到俄文,要不我让翻译给你们……对不起,这是我没有准备好。”

  “没有关系,我可以看。”看着哈维在那里吃惊带犹疑的时候,李凡适时发话了,“只要是合理的项目,我觉得合作的方式是最好的,另外,我们能不能先参观参观你们博物馆?这也有利于我们对你们要合作的项目进行初步的理解。”

  李凡一口流利的俄语,不仅让尼古拉惊愕了,就连哈维也吃惊的看着他。

  “你,你会俄语?以前怎么没听你说啊?”哈维讷讷的用德语问道。

  “你不是也没有问嘛!再说了,会几门欧洲人的语言不算难,入门了就简单。”李凡白了哈维一眼,“那好吧,我现在告诉你,我还会法语、西班牙语……”

  这一通话,把个哈维噎得够呛,也让尼古拉大吃一惊,他现在感觉,这个年轻人似乎不是哈维的手下,好像与哈维平起平坐,地位似乎还要高一点,难怪哈维在后来的回复函里要求多带一个人过来,难道说这个人才是哈维公司里的能人?

  李凡才不管别人在想啥呢,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大喇喇的拿过那叠文件,然后就翻看起来,他一边看一边摇头,最后他放下那叠文件,思考了一阵后,扭头对哈维用德语小声的沟通起来,说到关键处他还用手指点着文件上的一些段落。hTTps://WWw.xs74w.com

  哈维一边听一边点头,随即用英语对尼古拉说了起来,“你们准备清理的东西过于繁琐和庞杂了,这不光是需要时间、人员的问题,同时,还需要比较宽敞的场地,不知道你们这里有没有这样的条件,另外,清理这些杂物需要阅读大量的历史文件和资料,不知道你们这博物馆具备这样的条件吗?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社会变革,能够保存下来的历史档案还在不在呢?这些都是前提条件啊。”

  “这个……场地不算问题,我们这里的宽大的建筑很多,俄罗斯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宽大的房子。至于历史资料和档案嘛,其实在我提交的项目里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历史档案,不过,考虑那大多数是俄文的,所以我们只想让你们帮助鉴别出那些纸张的大概年代,因为许多档案写的迷迷糊糊,搞不清年代,这是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甚至有些文件还引起了争论,由于争论没有定论,许多历史文件就无法拿出去展览,不能拿出去展览,那些档案的留存的确成了我们的负担。”

  尼古拉的话说的不尽不实,可哈维也好,李凡也罢,就是克拉克都没有任何表示,他们知道在这样的会谈中,对方不主动说实话,这边是不好随意去猜测的。

  “好吧!我坦白,我们经费紧张,我想找出一些有吸引力的又算不上很具有博物馆展示价值的东西来,这样,或许我们还可以变通的解决一些问题。”

  尼古拉不知道是被不太熟练的英语给憋的,还是真的不愿意说出实情来,总之,他那看似要说实话的时候,又用一些虚词去替代了,弄得哈维直皱眉头。

  “尼古拉先生,你看这样好不好,你直接说俄语,我们这位专家是可以听懂的,这样你说起来方便,我这里也能即时获得翻译的。”哈维微笑着说道。

  尼古拉还没有表态,李凡就笑着对尼古拉开口了,“这两个人完全不懂俄语,没法子,谁叫俄语在欧洲是一个很特殊的语种呢,有什么不好说的你只管对我说,我不是德国人,甚至不是欧洲人,我是来自你们东边的邻居,目前是在汉堡大学做交流学者,另外,我也是哈维博士的私人好友,同时是哈维公司的顾问。”

  俄语在欧洲还算是一个很特殊的语种,就连书写的字母都完全不同,这与欧洲尤其是西欧的许多国家语言是完全不相同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

  在欧洲,实际上是分成三大语种的,三大语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字母,使用同一类字母的基本上就是一个语种的,大致相当于我们的各地方言,可又与我们的方言和文字完全不同。在华人里,方言说的也是天南地北,碰到一起有时完全听不懂,比如东南沿海一带的方言,北方人去了几乎是听天书,可是没有关系,大家可以笔谈,因为使用的是同一种文字,这就是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受方言的限制,一个汉字,有多少发音都没关系,他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可是西方文字却是表音文字,为了让使用者能够发音,他们的文字都是直接表达发音的,发音不同,单词字母的排列就不同,同样的东西,一个地方的叫法不同发音不同,排列出来的单词自然也就不同,同一个语种的还好一点,如果不是同一个语种的,那走到一起就是鸡同鸭讲完全听不懂了。德语和俄语恰好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语种,字母不同,发音不同,语法和元音辅音更是差别很大。

  正因为西方文字上的缺陷,使得即便是相邻的两个国家,同属一个语种的人,走到一起也是很难沟通,比如,西班牙人和法国人到一起,甭管你如何比划,如何着急,就是没法沟通,那些在华人看来似乎就是方言差别的,由于他们的文字是表音的,所以到一起也是毫无办法。这也是曾经有人提出要普及世界语的原因。

  现在,尼古拉与哈维和克拉克就是碰到这样的问题,尼古拉的英语水平在日常会话上没有问题,可要是说到专业上就勉为其难了,甚至还不如哈维和克拉克。

  人们都认为英语是很普及的国际语言,殊不知,英语是从日耳曼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简化了许多日耳曼语言,在西方各种语言中,英语实际上是最简单和粗糙的,等这语言在北美洲发展了200年后,美语就更简单和粗糙了。

  正因为英语源于日耳曼语,而德语算是正宗日耳曼语传承,所以,德语与英语中有六成单词几乎完全一样,德国人学习英语或者英国人学习德语,几乎就相当于会了一种方言而已。在美国,早期移民中最多的其实不是英国人,而是说日耳曼语的欧洲人,也就是后来的德国人,二战中欧洲盟军司令,后来的美国**艾森豪威尔就是德国后裔,还有尼克松、川普等都是德国后裔。

  那在美国为什么没有形成说德语的习惯而是英语呢?首先,当时的英语与德语非常接近,很难说当时的移民相互交流的时候使用的不是德语,毕竟仅仅是方言上的差距,其次,那个时候还没有德国呢,不过是那片土地上几十个公国而已,相互之间也不认什么老乡的。第三,移民,大多数是底层人,他们使用的语言越简单越方便,英语比德语简单多了,发展到后来,美国人自己都不认自己说的是英语,而是美语,在我们看来,那是方言差异,可在美国人看来,那是他们发明的语言,就是如今,就连词典上都分别著名两种发音,说起来也是奇葩。

  “原来是这样啊!”听到李凡的解释,尼古拉兴奋的站起来,伸出手与李凡郑重握手,他心里顿时明白了,这个年轻人的分量可能比哈维还要重。

  “我不妨说的直白一点,你们的经费很吃紧,你在想法子扩大收入,对不对?”

  李凡说这个话的时候即时的用德语对哈维做了翻译,哈维点头,表示李凡可以自由发挥,不用每一句都给他翻译,他完全可以等到事后才了解。

  “你……说的很对,可是,我不知道哪些东西是市场喜欢的,哪些东西根本就是垃圾,应该销毁扔掉,尤其是一些杂物,太多了,全都扔在地下室里,就连战争都没有让哪些杂物损毁,特别是一些瓷器,在我看来,那就是当时宫廷里使用的日常餐具,可在十月革命的时候,哪些瓷器全都被扔在地下室里了,说起来,那些瓷器都存放了一百多年了,这也就是瓷器,换做其它物品早就烂掉了!”

  一听说这里有大批的瓷器,李凡的眼珠子闪了一下,随即就说道,“好啊,如果经过鉴定,那些瓷器可是拍卖市场上很好卖的东西,尤其是精美的宫廷用瓷,当然,太普通的价值就不会那么高了,这个是需要经过鉴定才能决定的。”

  “你来自东方,对瓷器鉴定是不是很厉害?”尼古拉突然认真的问道,“我这里有几件瓷器,你能现在就帮我看看吗?或许我们先从鉴定瓷器开始?”

  “呵呵,这个嘛也可以,既然是要合作,那我们也要拿出点诚意来的。”李凡说着扭头对在一边坐冷板凳的克拉克说道,“克拉克先生,你先给他们看看如何?你可是刚刚因为保护俄罗斯帝国瓷厂的声誉获得了荣誉的,露一手给他们!”

  克拉克没有想到李凡会突然对自己这样说,不过他已经知道李凡是老板哈维最信任的朋友,于是咧嘴一笑,“谨遵吩咐!我看不清楚的时候再请你帮忙!”

  李凡一笑,“尼古拉先生,克拉克先生已经欣然受命了,你可以先拿几个样品上来,如果不是太难的,他会很快就给你结果的,如果没有问题,我们也是可以把好东西介绍到巴黎的方丹拍卖公司去上拍,那样,你们的经费问题就好办了。”

  有了李凡这友善的一笑,尼古拉的心情似乎放松下来,他对助手耳语了几句,不一会,几个工作人员就推着一辆小车进来了,在车篮子里,装着不少瓷器。

  克拉克按照习惯,从自己随身携带的皮包里拿出了白色手套,又拿出了一副特殊的眼镜,就像钟表匠那种可以卡在眼眶里的特殊放大镜,非常专业的架势。

  在谈话的平台上,工作人员把一个茶壶放了上去,克拉克稍微看了看,脸色就黑了下来,“你们这是干什么?这是一个典型的赝品,与上次在伦敦出现的那组瓷器是一样的,为什么把这样的瓷器拿出来叫我看?是在考验我吗?过分!”

  李凡也看出来了,那把外表上看上去非常精美的茶壶……严格说,应该是奶壶,当时在沙皇宫廷里,这是用来装牛奶的,可样子却是像我们平常使用的茶壶。

  在瓷茶壶的造型上,普通人实际上存在一个误区,我们现在平常用的圆肚子茶壶其实并不是华人文化的产物,在历朝历代生产的瓷器里,是没有那样的茶壶的,古人喝茶用碗或者是盏,在古文记载里,要么是茶碗要么是茶盏,哪里有茶杯的记载啊?而且,在古汉字里,这个“杯”字是有贬义的,要知道,我们的古人尚金、尚玉,而木则是处于低下的文职,那个杯弓蛇影的典故其实就是贬义的。

  喝茶的讲究是宋代以后,这也是随着各类器皿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才逐步形成茶文化,到了明清后,喝茶成为非常广泛的事情,讲究的拿着茶盏茶碗慢慢细品,还有使用紫砂壶的,底层的力巴喝的就是大碗茶,用的是大茶壶。

  紫砂壶是个人使用的,不是拿来招待客人的,所以,正宗的紫砂壶刚好一捧,能装的茶水不过一碗。到了清代,在东南沿海一带兴起了喝工夫茶,这才有了大一点的紫砂壶,用很小的杯子喝那种非常浓烈的茶水,没喝过的还会醉茶。

  在过去,招待客人使用的茶壶是圆柱形的,个头也不小,起码能装上二升水,讲究的人家用那壶装滚水,当着客人面把茶叶放进茶碗里后再冲水,不讲究的就是抓一把茶叶放在壶里,然后冲上开水大家轮流倒茶喝,一般餐馆里就是这样。

  就是现如今在云贵川的茶馆里,真正聊天喝茶的,茶叶是放在茶碗里,桌上就是一把青花瓷或者干脆就是白色的水壶,客人是一边喝茶一边向茶碗里续水。

  那种圆肚子茶壶其实是舶来品,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最早出现这种壶的纪录就是沙皇时期的宫廷里,那是盛牛奶的,彼得大帝是不懂得喝茶的,所以说,那其实不是茶壶而是奶壶,这种壶后来风靡欧洲,克拉克看的就是奶壶。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七四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紫色更新,第一卷_再合作(3)免费阅读。https://www.xs74w.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