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小说>穿越小说>朱元璋与我聊明史>第610章 国策(2)
  迁都,最重要的不是那所谓的天子守国门。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士族地主们,离开他们盘踞多年的地方。

  从南方到北方,让他们重新扎根,让他们更加依赖于朝廷。

  “新政推行,不在于一朝一夕。但是,稳定民心,确实迫在眉睫。三省天灾,民心浮动。而老百姓,要的只不过是一垄土。给他们耕地,让他活下去。”

  “加大对士族的税收,朝廷不可再去养着读书人。太多的士族,以此来逃避税收。那么,税收的重担,就只能压在百姓身上。”

  这话,既是说给朱标听的,也是说给方孝孺听的。

  果然,方孝孺脸色一变,“皇上,不可啊。天下学子众多,若是如此,恐怕天下大乱。”

  “放肆!”陈则武怒斥一声,“皇上,建国十九年,户部年年亏空。三省天灾,更是雪上加霜。读书人越来越多,朝廷却越来越穷。如此,朝廷就只能加大对百姓的赋税,才能维持。”

  “历朝历代,读书人倍享优待。可是百姓呢,民不聊生。最后的结果,不都是官逼民反嘛!”

  朱标的脸色很不好,陈则武又跪在朱标面前,“皇上,朝廷律令,不可朝令夕改。皇上命臣推行新政,那臣自当竭尽所能。”

  “臣若是没做好,任皇上责罚。”

  见朱标还不说话,“皇上,仁祖遇元暴政,太上皇因此逼反。这才十九年啊,大明要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让百姓吃饱肚子,大明朝才能长久。”

  唐亡于割据,宋亡于思想,明亡于税收。

  这样的说法,是十分正确的。

  税收的不稳定,朝廷没钱,以至于崇祯还要和大臣借钱。

  而宋朝,虽然颓弱,但是经济却高度发达。而繁荣的经济,也是支持宋朝三百多年国运的重要因素。

  “自洪武七年至今,单单杭州一府,就亏空三百七十万两。这些钱,朝廷没看到,百姓没见到。敢问方大人,这些钱,去了哪儿。”陈则武问方孝孺。

  方孝孺自然知道,这些钱去了哪里。

  “皇上,单单杭州府,就三百七十万两。这些钱,都成了官员们的油水。他们并不是贪污,也不是受贿。这些钱,都是他们免除的税。他们免税,还和百姓加税。所加的税,又用于养读书人。于是,就有了三百七十万两的亏空。”

  陈则武说的义正言辞,“税收不改,新政不推。只消百年,大明国库将完全亏空。”

  “养读书人,利国利民,有何不可。”方孝孺反驳道。

  陈则武看向朱标,“皇上,臣死罪。”

  “说吧,朕恕你无罪。”朱标淡淡的开口。

  “这些钱,名义上是为朝廷养士。实际上,却是在给自己培养门生。这也就是这几日,臣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的约定门生。门生做官之后,所得俸禄,所贪钱粮,又将进了这些人的手中。”

  明朝,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学生给老师送礼,不算作行贿。因此,明朝拜师之风,十分盛行。

  这样的风气,直到隆庆年间,才被高拱给刹住。

  朱标终于听不下去了,不耐烦的摆摆手,“行了行了,朕知道了。”

  现在的朱标,有些气闷。

  两个人在他面前争吵,属实有些没把他这个皇上放在眼里。陈则武还好,方孝孺就完全是语气严厉了。

  “传旨,陈则武重掌南书房。原南书房大臣杨士奇为副,共署南书房。”

  方孝孺听了大惊,“皇上,不可啊。朝廷有规,南书房大臣不可兼任六部尚书。如若陈则武,公权滥用,如之奈何。”

  陈则武也是吃了一惊,南书房大臣不可兼任六部尚书,这本来就是他提出来的。当初,提出这个,也是为朱元璋着想。毕竟,权力这种东西,朱元璋抓的很牢。

  他是不允许,有类似于内阁的产物出现的。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大臣们只识南书房(内阁)而不知皇帝的局面。

  “不必再说了,朕已经下旨了。金口玉言,不改了。以后,别什么事都到朕这奉天殿外跪着。”朱标坐在椅子上,有些无力。

  “都退下吧,朕要歇息一会儿。朕不管你们如何去做,但朕要的是,把事儿都做好。做不好,朕一样问罪。”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七四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朱元璋与我聊明史更新,第610章 国策(2)免费阅读。https://www.xs74w.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