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好景不长,切鲁西部落首领阿尼米乌斯的突然反叛与新上任日耳曼行省总督瓦卢斯的无能指挥让之前多年的辛苦成果化为泡影。第17、18和19三个军团在条顿森林惨遭伏击被全部歼灭,此次失败的损失之重、耻辱之深前所未有,几乎让罗马人一夜之间完全失去了对日耳曼地区的影响力。直到5年后奥古斯都去世此仇依旧未报,这一直是罗马人心中刻骨铭心的深仇大恨。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罗马军团为此悉心准备了多年。
条顿森林之耻让罗马人格外心痛,罗马的皇帝奥古斯都死后提比略上位,他立刻派出了日耳曼尼库斯去莱茵河前线复仇。
士兵们见到他之后喜不自胜,纷纷向他抱怨吐槽,他们对薪金的发放和百夫长军官异常残酷的训练早就颇为不满,他们还想着借帝位更换之际提出更高的要价,而且他们对现任皇帝提比略没有像日耳曼尼库斯那样熟悉和有好感,因此士兵们决定发起兵变拥立日耳曼尼库斯为皇帝,他们欢呼着高喊日耳曼尼库斯的名字,要求他立刻称帝。
罗马人的致命弱点在于内战,只要不内战帝国就能平稳运行
看到士兵们的此番表现,日耳曼尼库斯感到十分震惊和愤怒,他当场严厉驳斥了士兵们胆大妄为的想法。他向他们发表演讲,称尽管他一直将他们视为兄弟,但是今天战友们的表现令他十分失望,他宁愿自杀也坚决不能做出如此耻辱的事情,他号召所有士兵们团结一致,在他的领导下继续为提比略皇帝和帝国而战,因为日耳曼人的隐患依旧未能解决,罗马人如果不能在外敌面前统一战线,那后果将会是十分可怕的。
仅仅一席讲话,日耳曼尼库斯就将兵变扑灭了,他对帝国的忠诚可见一斑。在他的身上,有着祖先共和国时代将领的家国情怀,他讲原则有底线,知道兵变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伤害,绝对不能因一己私利而将国家利益抛诸脑后。他这种可贵的品质,与后世那些为了私利而不惜把国家带入内战的将领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hTtPs://wap.xs74w.com
7年前条顿森林的耻辱依旧萦绕在罗马人的心中,日耳曼尼库斯认为是时候对日耳曼人发起报复性进攻了。而且这种大规模战事也有利于将摩拳擦掌、无所事事的士兵们统一起来,让他们有事可做。公元15年夏,日耳曼尼库斯率15000罗马军团渡过莱茵河,他的目标时日耳曼部落中的马尔西人。经过突袭,他彻底摧毁了他们的中心城市,并将半径50公里以内的任何日耳曼人村庄全部烧毁,所有遇到的日耳曼人全部杀死,并把前来报复的日耳曼联军尽数击溃。这些成就为他赢得了当年的凯旋式。
公元15年冬,日耳曼尼库斯计划发起本年度的远征行动。他的战略设想是沿着莱茵河划出一条无人区,任何在无人区之内的日耳曼部落都要被摧毁,好为罗马的边疆线再加上一道保险。这样一来,临近莱茵河东岸的日耳曼部落卡蒂人就遭遇了灭顶之灾。罗马军团进展顺利,他们攻破了卡蒂人的城池,将所有的男女老幼一个不留全部处决,临近的村庄也全部烧毁。
对敌人毫不留情
日耳曼尼库斯之所以实施如此残酷无情的军事行动,是出于两点战略考虑。首先,向日耳曼人展示罗马人强大的武装力量并报复7年前的条顿森林血仇。多年前的条顿森林惨败归因于切鲁西部落首领阿米尼乌斯的突然背叛,这些表面上恭顺的日耳曼人居然如此的两面三刀,这一惨痛的教训告诉日耳曼尼库斯,日耳曼人绝对不能信任。痛恨于此的他决心要让日耳曼人付出惨重的代价,如果不能好好地给这些蛮族上一课,他们就会愈发地肆无忌惮,罗马帝国的威权与颜面将扫地殆尽。
其次,必须要揪出元凶阿米尼乌斯,办法就是尽可能实施破坏,把对手给引出来决战。日耳曼尼库斯知道狡诈的阿米尼乌斯正在想方设法避免与罗马军团实施会战,但是对策也不是没有,罗马军团可以毁灭阿米尼乌斯的盟友卡蒂人和马尔西人,让阿米尼乌斯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连自己的盟友都不能拯救,阿米尼乌斯的日耳曼盟主地位自然也保不住。
必须通过极为残酷的扫荡将敌酋引出来决战
此外,日耳曼尼库斯还率军抵达了条顿森林战场,当年的惨烈景象依旧可以看到。他和士兵一起清扫战场,将同胞的遗骸掩埋,并树立了一座纪念碑。这让士兵们复仇的欲望更加炽烈。
日耳曼尼库斯的战略果然奏效了,阿米尼乌斯虽然不想和罗马人硬碰硬,但是如果他再不做出行动,盟友的抗议会让他面临更大的损失。他现在不得不发出动员令,集结各部落的军队并率军寻找罗马人的主力进行会战。
日耳曼尼库斯得到日耳曼人开始集结的消息后采取对策,他清楚如果让日耳曼人完全拧成一股绳,那罗马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必须迅速赶在日耳曼人聚集之前继续削弱各个部落的实力。
公元16年春,日耳曼尼库斯对大日耳曼地区发动三叉戟钳形攻势。三支罗马军团分别从南到北三个方向对莱茵河到威悉河之间地区的日耳曼部落实施扫荡,严重削弱这一地区部落的有生力量,避免他们向阿米尼乌斯提供大量的兵力。这一攻势取得了预期成效,防止了布鲁克塔里和安格里瓦里两支部落投靠阿米尼乌斯。
日耳曼尼库斯的三叉戟攻势横扫日耳曼大部分地区
阶段性任务完成后,日耳曼尼库斯知道是时候进行一场决战了。他兵分三路,自己率领1000艘战舰组成的海军从莱茵河河口出发,沿着海岸线行驶抵达埃姆斯河河口并溯河而上,与其他两支从内陆进发的军团在指定地点会合,组成一支人数高达52000人的庞大军团,并再伊狄斯塔维索平原上与阿米尼乌斯的日耳曼联军正面相对。
日耳曼尼库斯将高卢和日耳曼辅助部队安排在第一线,利用他们吸收日耳曼人的狂暴冲锋所带来的伤害。将弓箭手安排在第二线,用远程抛射火力削弱日耳曼人。将全军最精锐的罗马重装步兵军团安置在第三线,其中还有两支从罗马调来的禁卫军团,他们将会是能否击溃敌军的关键。巴塔维骑兵布置在两翼,他们是最优秀的骑兵部队。此外还安排了预备队用于战场应急。
罗马重装步兵是帝国最坚固的长城
阿米尼乌斯的打法简单粗暴,日耳曼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他们的狂野冲锋能够对敌军造成巨大伤亡,这是日耳曼人屡试不爽的战术。他们的可怕的冲锋果然给罗马人的第一线造成了惨重伤亡,甚至直接冲到了罗马人的第二线。日耳曼尼库斯迅速让弓箭手部队后撤,并让四个罗马军团大队发起反冲锋顶上。
罗马军团在接阵前将重标枪尽数投出,这种穿透力极强的远程武器给日耳曼人造成了明显的削弱,随后短兵相接。在罗马人的纪律和有效的战术面前,大量的日耳曼武士如稻草一般纷纷倒下,罗马军团的高效率杀伤让任何蛮族的正面对决都无计可施。阿米尼乌斯情急之下企图率军绕道第二线追击罗马的弓箭手部队,但是很快被日耳曼尼库斯的预备队截住。
日耳曼人的士气开始崩溃,阿米尼乌斯逃出战场。他的大军被罗马人无情粉碎了,所有罗马士兵一拥而上,开始疯狂追杀逃跑的敌人,杀红了眼的罗马人坚决不留活口,为的就是给当年在条顿森林阵亡的同胞们报仇雪恨。
罗马人的重标枪和短剑是日耳曼人的噩梦
一场胜利不足以彻底击溃日耳曼人。逃跑的阿米尼乌斯重整旗鼓,在安格里瓦里企图再战,他修筑起一道木制碉堡加强自己的防御,并在左侧不远的丘陵里利用密林埋伏一支部队。他的目的是吸引罗马人前来进攻他的碉堡,借助防御工事加强自己的防御力,然后让埋伏的部队偷袭罗马人的后翼。但是这个如意算盘还是被罗马人的侦察部队察觉到了,获知敌人动向的日耳曼尼库斯决定针锋相对。
罗马人的反击战术非常聪明。首先,日耳曼尼库斯命令四支罗马重装军团大队前去进攻敌人的碉堡,他只进攻左翼,吸引敌人的注意力,阿米尼乌斯见状加大兵力投入,企图将罗马人打回去。这就导致了日耳曼人右翼强而左翼弱。
进攻敌军碉堡的罗马军团苦战不懈
日耳曼尼库斯意识到时机到了,他下了两道指令。先是命令所有骑兵汇集一起,朝着敌人在山丘上的埋伏部队展开进攻,彻底打乱阿米尼乌斯的节奏。同时让全军战斗力最强的禁卫军团朝着敌军薄弱的左翼发动冲锋。
这个打法果然奏效,日耳曼人的左翼本来就弱,又遇到了罗马禁卫军的打击,很快溃不成军,日耳曼人的阵线已经被打穿了,步兵阵线之间的对决已经胜负分明。日耳曼尼库斯不紧不慢,下令禁卫军团支援在山丘里的罗马骑兵部队,并将这股敌人偏师全歼。
随后,禁卫军团与罗马骑兵一起再回援还在敌人碉堡上奋战的罗马四支重装步兵,直接一举将敌人全部击溃,阿米尼乌斯再度逃离战场,他已经无力再战了。这种穿插迂回的战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日耳曼尼库斯卓越的战略战术指挥才能。
罗马人获得最终的胜利,指挥过程极为精彩。
两场会战都以罗马人的大胜而结束,日耳曼尼库斯为此建立起两座纪念碑来纪念这两场辉煌的胜利,这是日耳曼人的耻辱柱,也是罗马人的纪功碑。7年前的条顿森林之耻得以雪恨。
然而就在日耳曼尼库斯制定下一年的作战计划时,提比略皇帝却一纸御令召他回京。可能是出于对他功高盖主的担忧,或许是认为近30年的日耳曼征服计划入不敷出。罗马帝国对日耳曼的征服计划被取消,从此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罗马人终究没能获得对日耳曼人的彻底胜利。
日耳曼尼库斯被皇帝安排去了东方行省,远离了他熟悉不过的莱茵河战区和军团士兵们,不久后这位天才神将因水土不服而一病不起,于公元19年与世长辞。而日耳曼这边厢,阿米尼乌斯虽然被罗马人打得大败,但他依旧时日耳曼人中最出色的将领。出于对他不断膨胀的权势的担忧,阿米尼乌斯被他的族人刺杀在他的大帐中,一代日耳曼杰出领袖就此殒命。
日耳曼尼库斯和阿米尼乌斯都是那个时代最杰出两位指挥官,他们之间的对决背后是两个文明两种制度之间的对比。最终罗马人依靠自己的制度、纪律和技术优势获得了对日耳曼人毫无悬念的压倒性优势。在罗马人的复仇怒火下,日耳曼人即便赢得了一时,但是终究会被罗马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他们能从罗马人的铁蹄下侥幸存活,少不了许多偶然性因素。如果没有这些偶然因素,罗马完成对日耳曼地区的二次征服,几乎不会有任何悬念。
(ps:对后面的剧情有一定的联系。)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七四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新罗马帝国更新,第80章 公元一世纪(可跳过)免费阅读。https://www.xs74w.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