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小说>穿越小说>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一百四十九章 地方分权(2)
  “陛下,辽地分置两承宣布政使司,是否能延缓些期限?”徐光启神情严肃,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

  “时下辽左局势初定,仅一个撤卫设府,就需要大批的人手,更别说辽左一带驻扎着大批军队,每日所耗粮饷无数。

  在这等情况下,要增设一个安东承宣布政使司,调派大批的官员前去,这对国朝而言负担太重。”

  “臣附议。”

  赶回京城的温体仁,忙上前附议道:“何况江南诸省平叛一事,牵制着国朝的精力,这般大的人员调动,大批军队调派,这对国朝而言亦是沉重负担。

  尽管说陛下明确江南诸省平叛,所耗粮饷的定额,可现在江南诸省人心惶惶,想通过地方募集到平叛粮饷,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至少在臣看来,平叛初期的粮饷调拨,需国库和内帑直拨。

  且在陛下御驾亲征期间,消耗那般多的粮饷,不管是国库,亦或是内帑,都背负着沉重的担子啊。”

  “陛下要三思啊。”

  周延儒紧随其后道:“原本辽东筹设承宣布政使司,就在朝野间引起的争议不小,毕竟先前的辽东都司,是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现在一个辽东,却要分置两承宣布政使司,这在国朝是闻所未闻的。

  一旦此事明确下来,不知要增加多少官员建制,何况辽东那等苦寒之地,尽管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可是想要形成正向的赋税体系,却需要调拨大批粮饷支撑。

  眼下对国朝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平叛江南,确保社稷根本安稳,如果不将此事尽快落实下来,那对国朝……”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内阁诸臣上前规谏,神情有些凝重,对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他们所提,崇祯皇帝品味出不同的含义。

  徐光启、毕自严他们提出规谏,纯粹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暂缓增设承宣布政使司一事,毕竟一旦确定此事,朝廷就需要调拨一批专项粮饷,以确保新设承宣布政使司平稳的运转起来。

  就现在的局势而言,朝廷根本就拿不出这般多的粮饷,毕竟牵扯到江南平叛诸事,江南距京城何止千里之遥。

  这般远的距离下,想要支撑前线军队平叛,那转运的粮草、各项军需等,是会存在一定损耗的。

  温体仁、周延儒他们提出规谏,则是在混淆视听,通过这种方式,阻止维新变法进一步推行起来。

  作为老谋深算的政客,他们比谁都要清楚,随着维新变法的深化推进,他们自身的利益将蒙受损失。

  尽管在前几年,温体仁、周延儒他们,对崇祯皇帝的旨意和意图,都是旗帜鲜明的支持和落实。

  然现在不同了。

  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倘若继续这样顺从下去,那今后他们身边就没人了,毕竟维新变法这件事,在守旧派势力的眼中,就是破坏秩序的不稳定因素。

  仅是一个削减特权、收窄特权,就让很多群体受不了了。

  “朕召诸卿商榷此事,不是听诸卿强调困难的,要是这样的话,朕何须召诸卿进宫?”崇祯皇帝眼神冷厉,环视殿内诸臣,掷地有声道。

  “辽地分置两承宣布政使司一事,是决断,非商榷,这是朕已经明确的事情,就不必再对朕说什么别的。

  辽左局势初定,朕清楚。

  江南叛乱镇压,朕清楚。

  恰恰是当前处在这等局势下,辽地诸事才必须尽快明确,让地方承担起应尽的职责和担当。

  而非一味去靠国朝的扶持!

  倘若真是那样的话,对国朝而言才是真正的负担,与其那样,这辽左收复在朕看来,不要也罢!”

  强调困难?

  谁不难!?

  崇祯皇帝之所以想尽快明确辽地诸事,亦是受到维新变法的推进,看见了很多不好的苗头,这才想通过辽地的深化改革,给地方改制探索一条新路。

  此事慢不得。

  “这些都是朕查到的情况,单说近些年来,受维新变法的影响,日益兴盛的产业领域吧。”

  崇祯皇帝指着御桉上的奏疏,语气严厉道:“随着一批群体,涉足到冶炼、纺织、造船、建材、酿酒等产业,使得大批脱产群体,需要通过产业领域,付出辛勤的劳动,以赚取养家的银子。

  可恰恰是受此影响,肆意盘剥、压榨劳壮、践踏律法等事,在各地产业领域逐步冒头了。

  这算什么?

  换一种形式剥削吗?

  朝廷推行新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仅仅是叫社稷中兴吗?

  是!

  现在北方诸省治下,受到新政的影响开始繁荣,特别是对外海贸的扩张,使得各行各业迅速发展。但是底层得到实惠了吗?

  并没有!

  他们依旧是拿着微薄的收入,过着还算说得过去的生活,比之先前是能吃饱肚子了,可别的呢?

  难道这就是朕想要的维新变法吗?

  不是!

  大明需要改的地方,太多了,多到朕都倍感恐惧,生怕稍有懈怠,就导致满盘皆输的境遇出现。”

  殿内安静极了。

  徐光启、毕自严、温体仁、周延儒、黄立极、刘鸿训他们,都没有想到天子会对他们讲这些东西。

  资本都是带血的。

  资本都是贪婪的。

  这一点,崇祯皇帝比谁都要清楚。

  当初为了让大明走上原始工业化,崇祯皇帝必须要做出妥协,确保一批群体能够涉足其中,推动北方诸省的工业化进程。

  并且那时候的大明,各地频生灾害,大批破产的群体没有依靠,甚至连吃饱肚子都成了问题。

  所以迫切的筹建产业领域,叫诸多产业领域能够生根发芽,就是崇祯皇帝首要考虑的事情。

  可现在不一样了。

  北方诸省的产业领域建设,也算是初具规模了,尽管和后世相比,那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xs74w

  但是和该时代相比,大明已经走在前面了。

  对外输送军火贸易、挑起区域战争和冲突、坚决扶持对外海贸等事,通过军工产业的发展,航海业的蓬勃进取,去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这是崇祯皇帝一直在做的事情。

  毕竟没有需求,那就不会有产业发展。

  不过对内的产业发展,却受制度的不完善,开始有朝向畸形的方向倾斜趋势,如果不能及时调整,那大明将滋生一批财阀势力,一旦形成这等情况,那等待大明的,将会是更大的险境。

  财阀影响政治。

  财阀蔑视律法。

  财阀捆绑大明。

  真等到那一日到来,大明就算对外扩张起来,形成一个表面繁华的盛世,可在背地里却暗藏着无尽的凶险和怒火!

  一旦爆发,必将是毁天灭地的。

  “辽地分置两承宣布政使司,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崇祯皇帝站起身来,俯瞰着内阁诸臣,掷地有声道。

  “并且在辽地分置地方有司后,涉及司法、刑狱、监察、税务等职权,也要单独设立各级衙署,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有效掌控。

  鉴于此事的复杂性,朕打算筹设地方改制衙署,专擅辽地试行改制一事,所缺一应职官皆由该司明确。

  徐卿,你是内阁首辅,此事就由你牵头来办,至于说辽地分置两承宣布政使司,期间所需一应钱粮,国库出一部分,内帑出一部分。

  此事就这般决定了,有任何情况直接向朕禀明,至于别的,做好份内之事即可,朕不想再听到反对声。”

  大明,真的要变天了。

  温体仁、周延儒他们脸色微变,看着态度坚决地天子,这是他们的第一想法,自此以后,辽地分置的两承宣布政使司,将成为维新变法的核心所在。

  在辽地被简拔起来的官员,必然是旗帜鲜明的维新派出身,毕竟过去有不少群体,都被崇祯皇帝调遣到辽地磨砺。

  现在受地方分权改制的影响,他们将被简拔到相应的位置上,以肩负起更重的职责和担子。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矿税、商税、关税、榷税、盐税等新政诸事,将会在辽地迅速整合推行起来。

  毕竟过去的辽地,受到战争的影响,使得大批既得利益群体被屠戮殆尽,这就像是一块白地,任由崇祯皇帝随意去整改,也不会遭受到所谓的反对。

  固然说受战争的影响,使得过去的大明,在辽东损失太多东西,可现在同样是通过战争,使得大明将辽地收复回来,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甚至温体仁、周延儒他们在想一件事情,等到辽地两省的地方改制,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那明确落实的诸多新政,就会迅速在北方诸省推行起来。

  只要在此期间,国朝能确保江南诸省的叛乱,被限制在某一范畴内,不至于影响到国朝的根本大势,那该事就必然能推行起来。

  温体仁和周延儒的心里,甚至还生出一个可怕的想法,或许江南诸省的叛乱,今上早就预料到了,并且一直都在积极筹备中,这场仗只要打下去,那注意力就必然集中在平叛上,那么维新变法的压力就会相对减少。

  甚至在国朝平叛期间,一些既得利益的洗牌,也将影响到很多群体,并且在征战期间,会催生出繁荣的商贸业,毕竟前线平叛的将士众多,想满足他们的需求,可是会砸进去大量的银子的。

  联想到这些的温体仁、周延儒,内心深处涌出恐惧的情绪,离开东暖阁时,他们甚至都不知道。

  崇祯皇帝用这等强悍的方式,去一步步的纠正大明,去清除掉弊政和毒瘤,这真的是太狠太狠了,一旦他能实现这些谋划部署,那大明必将会涅槃重生,只是在这洪流之下,不知会有多少人惨死!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七四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更新,第一百四十九章 地方分权(2)免费阅读。https://www.xs74w.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