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佃户带着满脸的窘迫,不顾朱五将他家徒四壁的现状看得一清二楚,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硬说自己日子过得很好,什么都不缺。
虽然在大明看到一些和后世很像的地方,可以缓解朱五那本没有多少的思乡之情,但他真的不想看到这些东西。
可他又不能说什么,毕竟他上辈子在有一屁股债,没有任何财产的情况下,被亲切调查困难时,他的做法和这个佃户没有任何区别。
想了想,朱五又尽可能表现得随和道:“你放心说,无论说什么,本官都不会说到外面去,也绝不会让你主家知道你说了什么。
就算会做什么,也只会对你有好处。”
那个还不到三十岁,却已经满脸老相的佃户根本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表情,哪怕朱五也能看出他内心的不信任。
这种情况,自然只会获得一样的答案。
朱五闻言稍微皱了皱眉,发现那佃户开始哆嗦后,又连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决定换个方式调查。
问道:“这房子是你的吗?”
佃户不敢撒谎,只能低着头,如实答道:“是主家的。”
果然,他连家徒四壁都称不上,朱五心里叹了口气,又指了指角落里离立着的,破破烂烂的农具问道:“那些东西也是主家的?”
佃户点了点头。
朱五又问道:“那你有什么东西,就是不给主家种地以后,你自己可以带走的东西。”
佃户闻言,只是将几个破烂的陶器摆在朱五面前,然后就想把自己在屋外的儿子拉过来。
朱五连忙制止道:“好了,好了,本官知道了,这就离开,如果你主家要问本官怎么问的,如实回答就好。”
至于妻子,他没有,朱五也不想问他为什么有儿子,没妻子,要么是死了,要么是借钱租了典妻生子,或者是被他租出去了。
总之,肯定都是伤心事。
离开这家佃户,朱五又走访了几家佃户,他并没有刻意找那些穷苦人家,可情况好点的佃户,只是有些农具而已,情况最好的,也就有一口铁锅。
情况比朱五想的差太多了,让他心情很差。
魏二大着胆子提醒道:“县尊,以后要不要把那些朝堂大员拉过来,让他们看看大明百姓生计有多艰难?”
他对现在朝堂上的那些东林党可是恨之入骨,哪怕这时候说这样的话风险很大,却还是想冒险一试。
朱五嗤笑一声,冷道:“就算让他们看见了又有什么用?他们家里不养佃户,不知道佃户什么情况吗?
就算当着本官一起看,他们也就说一些自己无能之类的废话,不会让那些佃户少交一粒粮食。
说不定还有人敢骂几句本王,说就是因为本王盘剥,才让这些百姓生计如此艰难。”
魏二见朱五已经大怒,不敢多说话。
崔文茹却留意到朱五眼里的忧虑,问道:“相公可是对那些人的穷困感到忧虑?”
朱五叹了口气,点头道:“没错,我大明穷者太穷,富者不够多,还都是守财奴。xs74w
一旦大规模退佃,让那些百姓到作坊里做工,必然会生产出大量货物,可这些货物要是没人买,作坊没有利润,百姓就会没有营生。
为夫本来想着,让作坊里生产一些不愁卖的东西,可大明百姓太穷了,什么东西都买不起,现在,为夫真不知该如何行事了。”
崔文茹开解道:“相公何必这么急切?在承接了转运军中辎重的生计后,山西省的民生就变得好了很多,早已没有只种十几亩地的佃户了。
这南直隶想必应该也一样,只要接手制造军中辎重的产业,民生也会越来越好,到时有足够多的百姓购买出产的货物时,相公之忧,自然迎刃而解。”
朱五摇了摇头,反驳道:“一步步来太慢了,等到南直隶,不,只要吴江县的地主们用退佃改雇之法发了财,其他地主很快都会想到这点。
就算大部分地主们稍微有些远见,不会冒然退佃,可我大明的佃户太多了,只要有一成被退佃,这一成里,只要有一成人的生计解决不了。
我大明转眼间就会有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尘烟。
而且,军队也就消耗那么点东西,南直隶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到时候其他省的作坊怎么办,总不能扩军吧?”
崔文茹脸上露出一股狠色,决然道:“为何不能扩军?反贼,建奴,现在这些军队还有些不够用呢?”
朱五自己都对军国,路径依赖这些东西不了解,只是下意识觉得那是一条思路,所以仅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崔文茹又劝道:“相公,军力强大了,就算作坊里的货物卖不出去,也可以强买强卖啊。”
开门,自由贸易?
虽然和魏二那让客户上门提货的建议比起来,崔文茹送货上门,走殖民地路线的办法更主动,还有成功案例。
但朱五闻言还是眉头紧皱,他不知道成为英国在成为日不落帝国后,照样有大饥荒,不知道英国工人手里的工资少得可怜,为了生计,连七八岁的孩子都要进工厂。
他以为只有经过工业革命,产出大量工业品,自己国内百姓工业品够用后才可以搞倾销。
所以思前想后,朱五还是摇头否决道:“不行,我大明太多百姓处于赤贫阶段。
他们辛苦劳作才制造出来的货物,怎么能不分到他们手里,交易到外面去呢?”
为什么匠人造的东西,一定要让匠人拿到手里?
崔文茹虽然知道自己丈夫脑子里有很多奇怪的想法,对朱五的想法很包容,但还是不能理解朱五那个想法。
于是犹豫了一下,向朱五劝道:“妾身知道相公心善,想要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可开作坊,那都是为了赚钱的,要是作坊里匠人的工钱,足以把自己作坊产出的东西全部消化掉,那开作坊的人还赚什么?
所以无论如何,匠人获得的工钱都只能买一部分自己造出来的东西,其他的东西都要卖出去,让开作坊的人获取利润。
如果大部分百姓离开土地,入作坊,求营生,必然会有产品过剩,要么把那些东西交给军队,要么卖出去,总不可能白送给匠人吧。”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七四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年平辽后,才知自己是崇祯更新,第六十三章大量赤贫,只能军国?免费阅读。https://www.xs74w.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