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小说>穿越小说>我与嘉靖争皇位>第141章 立嘉靖江彬造反
  五月至八月,三个月间,朝廷又连发七道金牌召江彬回朝,调门拉得老高了。随着双方各项军事、舆论准备逐步完成,这场大型历史cosplay很快就要落下帷幕。

  终于,八月十五这一日,绍治皇帝向大同发出了第十二道金牌。随后,江彬扯出反旗,明发檄文于天下,要“尊王攘夷”,拨乱反正,去伪存真,尊兴王朱厚熜为皇帝。

  兴王在江彬的拥立下,于八月二十日在大同登基,年号嘉靖。

  檄文一出,天下震惊。江彬终究没有做成岳飞,民间那些说当今皇帝是第二位宋高宗赵构的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小皇帝朱载酆这几天贪凉,吃了些冰镇西瓜,原本有点闹肚子。一读这封檄文,不绝一阵冷汗,心中一惊,肚子立刻就好了。

  檄文传至京师之后,满朝都沸腾了。锦衣卫立刻把京城中的宁国公府给围了,科道言官疯狂上书,要求诛杀逆贼江彬满门。

  皇帝却非常仁义,只道:“江彬虽反,但终究有恩于朕。他虽负朕,朕不愿负他也。”

  ……

  之前行文有些仓促,很多地方一笔带过,没有仔细解释。为防止列位看官们看糊涂了,我们来梳理一下自哈密之役结束后,皇帝、兴王、江彬、文臣们分别都做了哪些动作:

  我们首先要从王琼的通盘考虑说起。

  按照王琼原本的计划,江彬在宣府以西的边镇收拢人心、广植党羽,打完哈密之役、声威大震之际,小皇帝这边整顿京营的事也差不多完成了。

  届时,朝中的王党顺势垮台,江彬无法自处,绝不会回朝待宰,自然要造反。等江彬举起反旗后,必然九边联动,兴王也会在宗室力量的帮助下西逃投奔江彬。

  江彬身边自有王琼安插的桂勇、许冒等人做卧底。九边一带,大同、甘肃皆在王琼掌控之下,而陕西、山西当时都是清流党当家,至少不会坏事。皇帝自引京营大军西征平叛,江彬之乱瞬息可平。

  之后,皇帝携大胜之威,尽收边军军权,西北清理屯田之事也可以打开局面,整个天下的局面就大不一样了。

  但绍治元年八月,在小皇帝和杨一清的共同操作之下,发生了朱本、赵弘泽叛乱,小皇帝提前掌权。这一事件打乱了王琼原本的计划。朝中王党之人不愿再和王琼、兴王搅在一起,于是纷纷跳水逃生,王党提前倒台。

  王琼被迫调整了策略,催促江彬尽快结束哈密之役,并把祸水全部引向自己能够控制的大同地区:兴王借助宗室之力,向西出逃,这本在王琼的计划之中;江彬向朝廷提出“复套”之议,借此东进大同,也是王琼一手策划。他的目的,本也是要把边军、宗室这些大明顽疾全都搅和进来,一股脑塞进大同一隅。

  这个计划十分仓促,且有一个致命的逻辑漏洞:如果小皇帝顶不住朝臣的压力,选择向江彬集团妥协,那么王琼的一番筹谋就毫无意义,他自己也将被钉在祸国殃民的历史耻辱柱上。但是,王琼坚信,绍治小皇帝绝不会妥协,这就是他看人的本事。

  绍治元年十二月,在朝中王党倒台、失去倚靠的巨大压力之下,江彬被迫击败满速儿,结束了哈密之役。

  等江彬打完哈密之役后,皇帝借助满朝倒王之声,立刻将王琼下狱,收了一波人心。之后兴王西盾,江彬也果然按照王琼事先的规划东奔大同,两股势力在大同合流。

  但人算不如天算,大同出现了意外情况:张文锦不堪大任,施政失误,导致大同兵变。

  巡抚被杀,大同局面失去控制,江彬顺势入主,对外号称临危决断、稳定边防、为朝廷守藩篱,一副忠臣良将的模样,占尽天时地利。

  江彬为皇帝鞍前马后,立功无数:

  小皇帝早年流落民间,是江彬最先出力,设计将他救回京师的。

  正德十六年四月午门之变,江彬立下定策之功,辅佐当今登基称帝。

  张永之乱时,江彬虽然反应迟钝,但也算是护驾了。有他这个领兵之人在外镇着,小皇帝才敢在宫里宫外瞎折腾。

  哈密之役,江彬击败贼寇,解国之危难,为大明开疆拓土。

  大同兵变,江彬临危决断,入主空城,稳定边防。

  这样的忠臣良将,你翻遍史书,真的找不到第二位啊。

  到这个时候,皇帝要还想干掉江彬,真无异于宋高宗杀岳飞,实乃自毁长城,昏君所为,天厌之。

  于是,绍治二年二月初,在大明最高权力中枢的御前会议上,绍治小皇帝当着太后和满朝重臣的面,学习宋高宗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召江彬班师回朝。此举无异于向天下人表示:没错,我就是个昏君。

  在绍治二年三月到八月这五个月间,两方势力互相斗法,各自做着战争准备。

  江彬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四条:一,派边军轮流北上搜套,此举既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的保家卫国的决心,又锻炼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二、笼络晋商,解决钱粮问题,以犒赏军队,收买人心。三、派人满世界传播谣言,说当今皇帝的坏话,扰乱朝廷这边的人心士气。四、拥立兴王为皇帝,扶植嘉靖皇帝,与绍治王朝分庭抗礼。

  江彬的舆论攻势非常狠毒,一时间全国上下都流传起了当今皇帝的各种小作文。但这些谣言却不都是江彬放出来的,还有一些其他势力在暗处扇风、推波助澜。

  皇帝自然知道这些煽风点火之辈都是哪些人,也明白他们的诉求,于是对他们大家笼络,以破解江彬的舆论攻势。于是,朝廷中清流党再次崛起,清流以石珤为核心,逐渐与杨一清分道扬镳。

  由于清流们战斗力强大,官场上顿时掀起一股弹劾江彬的风潮,皇帝再次收了一波人心。

  随着清流党再次自立门户,杨党失去对朝堂的掌控,杨一清顿时压力巨大。同时,杨一清是西北晋商、东南徽商和海商的保护伞。江彬一边造反,一边笼络晋商,杨一清急需给自己擦屁股,以免惹祸上身。

  所以,杨一清和皇帝一拍即合,他自己去坐镇山西,王宪则总制陕西,两人合力断了江彬的钱粮来源和后路。

  利用这几个月的宝贵时间,朝廷这边也在大规模练兵备战。陈九畴日日枕戈待旦,操练奋武营和耀武营的六万兵马。

  终于,时间来到了八月。随着第十二道金牌的发出,两边终于撕破脸皮。江彬扯出反旗,把嘉靖皇帝扶上帝位,正式官宣造反。

wap.xs74w.com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七四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我与嘉靖争皇位更新,第141章 立嘉靖江彬造反免费阅读。https://www.xs74w.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